当前位置:我爱考研教育网 >> 观点

堪称教科书教育孩子,比聪明和天赋更重要的是什么?双减元

堪称教科书教育孩子,比聪明和天赋更重要的是什么?双减元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光明的前途,陪孩子学一年了,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最常引发父母焦虑的问题就是:要不要从小就让孩子这么拼?要拼的话该拼什么?拼不过怎么办?

其实,理当有所心得。2021年,真正的起跑线,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挥之不去,“拼”的恰恰是父母自己的认知高度。

假如我们能主动升级认知,反复折磨着全世界的众。与家长关系在学校这么多年,迭代思维,见过形形家长,让自己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也见过各种类型的学生。在学生家长当中,对未来有更精准的把握,有通情达理的家长,对孩子多一些了解,也有蛮不讲理的家长。而前者和老师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对成长多一些远见,每当老师有需要的时候,就更容易透过纷繁喧嚣的现象,这种家长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应该这样,抓住教育的本质,不走冤枉路。

资质优秀的孩子该如何培养?

资质优秀的孩子自身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自己小学升初中的时候,走的就是数学竞赛——理科实验班路线。

换句话说,今天很多父母热衷让孩子走的路,我二十年多前都走过。

当时的结果如何呢?

我从五年级开始进入奥数培训班,尔后通过了一所著名初中的点招,进入理科实验班,五年读完了初高中。当时有四五千人报名,我考了全市第七名。

可以说,我算是当时奥数选拔赛的赢家。

当别人问,如今我会想要让我女儿再走这条路吗?

我:我应该不会让我女儿走奥数竞赛这条路。

问:为什么?

我:我希望她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精力。

问:学奥数不好吗?

我:没什么不好。只是这条路适合对数学有极特殊天赋的孩子,那种天赋类似于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去体育学校做体育特长生。很多要强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奥数考试,成功考上实验班,但如果没有特别的数学天赋,在这条路上是走不远的。

问: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特殊天赋呢?

我:很简单,就是孩子在某方面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有天赋的孩子会展现出对这个领域极强的兴趣。

问:兴趣也是成功带来的吧?刚开始没兴趣,也许成功之后就有兴趣呢?

我: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我不希望孩子混淆对“成功”的感觉和对“事情”的感觉。我希望孩子能更敏感地体会到什么是内心深处真正热爱的事情。

2017年,我应哈佛学办事处的邀请,给他们的一个青少年营的活动做演讲。

这个青少年营的成员是从我国高中甄选出的优秀学生,经过了层层筛选,都是尖子生。虽然是读书主题的活动,但入围的难度还是很高。哈佛的活动毕竟自带光环。

北京一场,上海一场,这两场演讲我都用了同一个题目:《愿你一生勇敢,不负聪明》。

我说:“我在这个会堂里讲的东西在其他地方可能都不会讲,因为有些东西说给一般人听比较刺耳,但我相信你们会懂。能坐在这个会堂里的同学,都是很聪明的。而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对待聪明,走出聪明带给自己的桎梏。”

接下来我讲了因为聪明而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讲了我的建议和鼓励。

第二场演讲结束后,会场后排有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觉得你从一开始就强调‘聪明’,听着挺刺耳的。”我说:“你说得没错,所以我平时在外面并不会这么讲。我只是在这样一个场合,针对一小分人讲,我想会有人明白我在说些什么。”

事实上,每一场演讲结束后,都有孩子找我。

第一场有一个男孩从后面追上我,跟我说:“你说得对,我就是那种做什么都很快的,也得过不少竞赛的奖,但我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继续努力的动力。”

第二场结束后,有好几个孩子跑到后台,一个女孩说:“我完全明白你在讲什么,我就是像你描述的那样,从小考试就是第一名,但很多时候内心会很脆弱。”周围的几个孩子纷纷点头。其中一个男孩还提出跟我拥抱一下,希望得到一些鼓励。

是的,很多时候聪明孩子面临的是共性问题。

聪明,是一种很容易被识别的特征,也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周遭环境捧在手心上的特征。但也因为这样,聪明的孩子也很容易走入一些共同的问题圈。

我也曾经在这问题圈里徘徊很久。

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过程?

我算是从小到一直被说聪明的孩子。

小学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得了年级第一,老师说那一年试卷偏难,没想到有人竟然能全拿满分。从此之后我在各个年级都拿过年级第一,高考时也还是学校的第一。

而年级第一的成绩,对我而言并不是很困难。我没刷过题,小学放学后在户外玩到天黑,中学放学后去打篮球,而且我从小就在校园电视台做一些播报、参与文艺演出等。学也不需要父母督促。

总而言之,我没有感受过学的辛苦。

讲这些事情貌似在炫耀,但我必须把这些东西诚实地讲出来,然后才能用同样的诚实,把我经历过的真正的困难讲出来。

我经历的真正困难,出现在学。

在学我有一段时间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我的成绩算不上出色,自己想要为之努力的写作也毫无进展。

这种时候,我还不停给自己制订计划,每年都制订新年的计划,幻想自己能在某些方面放异彩。

可常常事与愿违,到年末发现这一年并没能做到我给自己定的“杰出”目标,接着下一年也没完成目标,这让我十分焦虑,尤其在临近年末时用尽办法想赶上进度,例如发疯似的修改被退稿的作品,期望在年内发表出来。

而越这样就越发不成功,越怀疑自己。

直到过了好几年,我才慢慢发现症结所在:我混淆了对成功的感觉和对事物本身的感觉。

举个例子,如果喜欢的是站在领奖台上当第一名的感觉,那么游泳时想得更多的就是怎么成功;但如果喜欢的是游泳本身,那么游泳时感受的可能是身体和水接触的感觉,人在水下身体的奇妙变化,调动身体肌肉向前游动的感觉,头脑中想的是更纯粹的身体姿态的细节。

奇怪的是,在人生的很多领域,以后者的心态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是在一堂提琴私教课上,当时我已经学了两三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能在年底的聚会上拉曲子。

但是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打断了我的演奏,直言不讳地问我:“你是不是没有听到你拉琴的声音?你真的听不出来声音本身的音色好坏吗?”

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确实没有全身心地感受弹奏的琴声,我只想尽快推进练曲的进度。

这件事给我很的刺激。我开始慢慢观察,当其他人真正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做这件事时是怎样全心投入的。

跳舞的时候,专注的是肌肉和身体的感觉。写作的时候,专注的是记忆引起的细微情绪。研究数学的时候,专注的是方程两边的意义。我羡慕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专注,能够沉浸其中,而不受进度的干扰。

不能沉下心感受过程,是无法精进的最障碍。

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聪明”给自己设下的障碍。

我曾经太过容易地在学上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因此惯于站上山头的感觉。

所以做什么都恨不得一下子就跨上山头。

我熟悉的就是怎样在各种山头打卡,无论是各式各样的考试,还是学校里的各种文娱活动。

可是校园里的小山头,对于人生的高山而言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只想着在山头打卡,往往没有耐心一步一步踏实走山路,更无法接受那种“看不见顶端,只是一直在路上”的长期登山过程,那就做不到真正的卓越。

接受不了走寂寞长路,就攀登不了真正的高山。

我曾经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很多聪明孩子会遇到的问题:惯于快速站上山头,不惯于长久在山路上摸索。

对我来说,从小到各方面的成绩和获取成绩的容易度,让我误以为成就感就等于兴趣。

我想尝试各种事情,其中有很多并不是因为我感兴趣,而是因为我又能学会一项新技能了,你看我这也会,那也会,什么都会。

其中绝多数就像考试成绩,每年都能有新成绩向人展示。

可是真正的人生成就是什么样的呢?

真正的人生成就,属于极致的沉醉者。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在更长久的人生里,最终是对一件事极致的敏感和热情,让一个人走上更广阔的道路。

这种感觉就好像全世界不存在,只有自己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种时刻,内心澎湃如海。

想要在真实世界里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就需要将自己全然打碎,忘掉所有过往,有一种从山脚开始攀登的赤子之心。

然而很多惯于在小山头上用成绩证明自己的人,不愿走下山,他们将自己卡死在自己的小山头上,也就很难攀登真正永无止境的高山。

能走出这一步,需要的勇气多于才华。

换句话说,有的时候,聪明阻碍了真正的勇敢。

回到教育上,对我的女儿,我有什么样的期望呢?

我希望她能真正对内心诚实而敏感,找到自己一生所爱。

我曾看到一些人用高超的科技做计算机动画(CG)的样子,他们日复一日进行繁复地处理,但是很兴奋,为了实现脑海中的设想而废寝忘食。

我也知道真正热爱数学的人是什么样子,那些数字和符号,是他们头脑中闪闪发光的星星。

我见过顶着成功者光环志得意满地拍电影,最后却狼狈收场的人,也见过真正热爱电影,从剧务开始做起,每天看几小时电影自学,最终拍摄出划时代作品的人。

换句话说,我见过“头顶有光”和“内心有光”的人,后者比前者能走得更远。

我会让女儿尝试各种东西,学数学、学语言、学艺术、学音乐、学体育,也学科学,但我不会对她的短期成就有要求。

我只是希望她能在广泛接触中,慢慢摸索出内心真正光亮的所在。

我不觉得资质好的孩子,一定要超前学、跳级,甚至不觉得资质好必须进入顶尖学校。

事实上,“最顶尖的位置”虽是很多人向往的位置,但它也只是千万个位置之一。

如果资质好等于“必须抢最顶尖的位置”,那其实是降低了自己的自由度。

在我面临毕业选择的时候,我周围很多人的选择是十分限的。

理工科毕业生的选择,基本上是在顶级高校或者公司做科研;社科类毕业生的选择,限于一些投资机构、咨询公司等,职位选择不外乎几类:咨询、投资、研究、管理。

在那个时候,仿佛全世界只有这几个职业,其余都是不需要考虑甚至不需要存在的。

后来接触的领域多了,看的世界了,才发现这几个职业只不过是全天下千百个职业中的几个,它们确实挺好,但远远不是全。

我做一些项目时,发现很多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全新的血液,一些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创意产业也一天天变化,到处都是寻找人才的新项目,而很少有毕业生会去选择这些。

这个世界上,形形职业太多了,在当今时代有一些工作和职业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比如:设计颜值与交互俱佳的新产品、策划逼真的沉浸式体验、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历史场景、规划突破传统边界的跨界互动合作、以想象力为核心的内容事业、对精准用户群体有吸引力的圈层事业,以及声音装置艺术家、气味品鉴师、虚拟偶像打造者、游戏设计师……

我相信,未来一定只会有更多选择、更多路径,企业形态革新的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只要不给自己的人生太多条条框框限制,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条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怕的不是一无所有,怕的是自我设限。

越是资质优异的孩子,越是容易被校园里所取得的那点优秀成绩困住,站在既往成功的山头上,走不出破釜沉舟的一步,无法从零开始,找不到真心想要攀登的高山。

这个世界上的高山太多了,每一座高山都是要穷尽毕生的力气,一小步一小步行进。如果没有热爱,根本无法坚持。而如果没有自我发现的敏感,根本无法从心底产生热爱。

发现热爱,需要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如果问我参加各种竞赛和特长班好不好,我会很明确地回答:可以参加,但是不要占据孩子自由探索的时间,更不要让孩子心中只有各种竞赛。

只有抛却聪明加给自己的所有包袱,走到谷底,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事物,才能找到支持生命的长久力量。

我只愿你一生勇敢,不负聪明。

以上内容来自《孩子,愿你一生勇敢有光》,作者郝景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奥数 小学



IT百科:


网者头条:


王哲博客:seo大牛是怎么炼成的

相关文章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育现代化新探索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育现代化新探索教育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教师这个关键角色的不断更新与优化。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教师所面临的职责和任务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首先,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的引导者转变。过去